張果老登真洞位于兩當縣城東南的靈官峽白皮松自然保護區內。張果老洞又名登真洞,傳說為八仙之—的張果老修行之地。洞外千峰競秀,并有全國面積最大的珍惜樹種——白皮松林,總面積1800多公頃,約52萬株。洞內張果老神像飄逸如仙,富有靈氣。 國道316線南側,抬眼即見修葺后的“登真洞”,攀階梯拾級而上百米處,懸空亭撲面而來,一柱攀天的八角亭與懸空亭成崎角,懸空亭后石柱陡立,與殿后登真洞一字排開,明暗互補氣勢萬千。登真洞,即“張果老洞”。是唐通玄先生張果修真處。張果是我國道教中八大仙之一,有關八仙的神話故事,數百年來在我國和東南亞、日本、朝鮮、越南及西方各國廣為流傳,張果俗稱張果老,唐代武則天、玄宗時人,新舊《唐書》中均有文字記述。相傳唐通玄先生張果修真處,洞高一丈深百尺,有水自頂注入石池中,旁石震之有聲,又名石鼓洞。崔熙碑載:“兩當邑之東有山,一洞嵌深流水冷然,唐張果先生隱居所也……”,登真洞由三洞一閣相嵌而成,疊連成軸。其中二洞與三洞皆幽深莫測,內塑果老倚塌,八仙聚會與董真人造訪等群塑,形象逼真,談笑風趣,各具姿態,意趣盎然。洞頂“三清閣”有果老的宗師元始天尊,靈官天尊和太事老君道德三位天尊。還有一觀一廟,即集休觀、樵夫廟,毀于戰亂,遺跡尚存。張果洞出土唐三彩和琉璃建筑物殘蟲及部分鈔幣,千年變故依稀可見。但洞內還保存著唐、宋以來各代記述張果老在此修仙悟道、造樓建閣的記述碑文和歷代文人墨客為登真洞題寫的詩碑。
日期 | 天氣現象 | 氣溫 | 風向 | 風力 | 氣壓 | 濕度 |
---|
26日周日 | 白天 | ![]() | 晴 | 高溫10℃ | 西北風 | 3-4 | 916hPa | 29% |
夜間 | ![]() | 晴 | 低溫-1℃ | 西北風 | 1-2 | 916hPa | 29% |
27日周一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14℃ | 西風 | 3-4 | 912hPa | 32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-3℃ | 西風 | 1-2 | 912hPa | 32% |
28日周二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16℃ | 西北風 | 3-4 | 912hPa | 31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-1℃ | 西北風 | 1-2 | 912hPa | 31% |
29日周三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16℃ | 西風 | 1-2 | 913hPa | 26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0℃ | 西風 | 1-2 | 913hPa | 26% |
30日周四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19℃ | 西風 | 3-4 | 908hPa | 22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3℃ | 西風 | 3-4 | 908hPa | 22% |
31日周五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18℃ | 西風 | 1-2 | 905hPa | 24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3℃ | 西風 | 1-2 | 905hPa | 24% |
1日周六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19℃ | 西風 | 3-4 | 910hPa | 23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3℃ | 西風 | 3-4 | 910hPa | 23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