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會議中心1號展區西南角,墨跡天氣展示了臺風集合預報和航空氣象服務系統等產品,這是墨跡天氣面向B端(企業)客戶推出的服務。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(以下簡稱“2024年服貿會”)上,墨跡天氣發布的天氣疼痛等健康領域專業氣象服務,則大部分面向C端(用戶)客戶。
這些產品讓墨跡天氣的營收在全球商業氣象服務行業排名第五,預報準確率位列中國區全球第一,負責技術的高級副總裁海黃耀海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透露,墨跡天氣企業客戶超200家,會員也實現翻倍增長,將很快推出海外版。成立15年,墨跡天氣始終處在商業氣象賽道的第一陣營靠的是什么?“技術和需求都很重要,技術能提升天氣預報的精準度,對市場需求有深入理解才能推出可變現的解決方案”,黃耀海說。
不只氣象+交通
從北京大學力學系計算流體力學專業畢業后,黃耀海在佳能北京研發中心任職近20年,研究圖像識別相應的技術研究。2019加盟墨跡天氣時,圖像識別技術已經從傳統的人臉識別進入天氣預報領域,黃耀海以往的專業和工作經歷,在墨跡天氣交匯在一起。
“之前天氣預報是采用數值模式,加入AI技術后,把天氣形勢轉換成圖像的序列,這跟做人臉識別檢測用到的深度學習技術的本質是一樣的”,黃耀海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,“我們用雷達把天空降水、湖泊圖像拍攝下來,用AI技術進行處理,在這個框架下對未來0-48小時的天氣進行精準預測”。
這是墨跡天氣面向付費會員的服務,2024年服貿會上發布的中暑預報、天氣疼痛服務也是會員服務。其中天氣疼痛指數是綜合全國各地氣壓變化等情況,經過計算將天氣痛風險不同的疼痛等級提示用戶,使其盡可能在癥狀出現前進行干預處理。
“目前墨跡天氣付費會員實現了翻倍增長,企業客戶超200家”,黃耀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。墨跡天氣展臺上滾動展示的航空氣象服務系統等服務,就是某航空公司客戶購買的墨跡天氣解決方案頁面。
目前,華中地區某城市地鐵集團與墨跡天氣合作構建專業的氣象服務平臺,已覆蓋用戶約1.3 萬,一年中成功應對10次強降水過程、8輪強降雪過程,有效保障了地鐵運營安全及效率提升。墨跡天氣服務領域覆蓋軌道交通、車聯網、高速公路、航空、物流、末端配送、能源、環保、體育賽事、新零售等20多個行業。
非廣告營收超10%
“與地鐵集團能達成合作,一方面是因為墨跡天氣的技術可以做到精準預測,另一方面是快速抓到了市場訴求”,黃耀海認為,這跟墨跡天氣在氣象領域的積累和理解有關,“服務某行業的第一、第二個客戶時,需要深入了解客戶需求,在掌握客戶所在行業的規范和痛點后,有些行業的解決方案是可以復制的”。
對于大眾而言,更熟悉的是墨跡天氣的toC服務,這些toC為墨跡天氣帶來會員和廣告營收。
根據德爾菲氣象定律,氣象投入與產出比為1:98,即投資1元,可獲得98元的經濟回報,天氣在全球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,比如氣溫22?C,啤酒和冰淇淋開始暢銷,氣溫在18 ?C-25?C區間時,淘寶購買絲襪的人數、銷量均會激增。
來自墨跡天氣的最新數據,墨跡天氣累計獨立下載用戶7億、天氣日查詢次數超6億、月活躍用戶數1.5億、日活躍用戶數6000萬。
從營收規模來看,墨跡天氣在全球商業氣象服務商中排名第五,是唯一一家擠進前五的中國公司。根據ForecastWatch2023年評測報告,墨跡天氣中國區預報準確率位列全球第一。
“墨跡天氣從2014年開始盈利,廣告是主要是變現方式。但目前包括toB業務和會員服務的非廣告業務,已經帶來了超過10%的營收,未來盈利模式會逐漸優化”,黃耀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。
出海首選中東、東南區
一直以來,不論是面向用戶還是企業,墨跡天氣都聚焦在國內市場,未來這種現狀將被打破。
黃耀海以《黑神話:悟空》全球爆火為例,“這說明國內的優秀開發商在經歷了國內積累之后,是可以把相應的產品服務推廣到海外的”,他還透露,“墨跡天氣其實在海外也有很好的數據積累。我們的海外產品會首選在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發布”。
以臺風為例,“臺風不只在中國的海面生成,我們會把國內和全球數據融合在一起,大氣本就是在全球范圍內變化的”,黃耀海解釋,“墨跡天氣的基本數據來源于國家氣象局和地方氣象局,通過自主研發的算法,將多數據源通過算法融合,彌補單一雷達數據源的不足,基于AI技術+天氣雷達,提供全國范圍內街道、公里級、逐分鐘的未來降水變化預報。同時墨跡天氣也采買海外商業氣象數據”。
談到推出海外產品的成本和產品差異,黃耀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,“成本包括購買海外氣象數據、做多語言開發、功能等匹配。比如馬來西亞地區用戶對山洪信息的需求特別大,沙特用戶更關心高溫、降水預報。商業模式也會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做側重,比如說東南亞以廣告為主,沙特地區以會員服務為主”。
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
上一篇:臺風“貝碧嘉”影響狂風暴雨,墨跡天氣助你精準掌握下雨分時
下一篇:沒有下一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