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巳節,又稱三月三,在古代傳統節日中有著重要的地位。暮春之時,古人有結伴去水邊沐浴,詠而歸的意趣,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飲、曲水流觴、郊外游春等內容,還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風流詩文。在農歷三月三上巳節來臨之際,重拾古人風雅,和墨跡天氣一起體驗仿古之趣吧。
三月三踏青采蘭,墨跡天氣精準陪伴不負好春光
上巳節是中國傳統的“春游之日”,人們在這天著錦衣華服,游玩采蘭,或踏歌起舞,郊外春游。公元 353 年的上巳節,王羲之和友人聚會于紹興蘭亭,寫下“天下第一行書”《蘭亭集序》。唐朝時,上巳節受到皇室重視,成為春天最重要的節日。杜甫在《麗人行》中描寫了帝都的春游盛況:“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。”
三月三踏青采蘭,當然少不了賞花的樂趣。墨跡天氣花期預報使用大數據分析、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科技,綜合溫度、濕度、降水等傳統天氣數據,預測油菜花、桃花、櫻花的盛開期,提供全國開花預測地圖和實時花期狀態查詢,并基于用戶定位推薦附近熱門景區和全國熱門賞花景點,為賞花愛好者提供實時動態指南。
在陪伴賞花的同時,墨跡天氣也不忘提醒用戶關注天氣變化。進入 4 月之后,伴隨著暖濕氣流的到來,降雨天氣逐漸增多。墨跡天氣 48 小時降水預報融合了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LBS定位、數據可視化等多項前沿科技,可以為用戶帶來即時精確的降雨提醒。用戶可沉浸式查看歷史8小時到未來48小時超清分辨率降水云圖,詳細查看降雨的起止時間以及降雨的強弱變化,為春游踏青做好準備。
精準捕捉天文奇觀,在傳統情人節開啟浪漫約會
除了踏青春游,上巳節還是中國幾大傳統的情人節之一。《詩經·鄭風·溱洧》描繪了上巳這天青年男女云集水濱的情景:“維士與女,伊其相謔,贈之以勺藥。”他們觀賞風景,采摘蘭草,說笑嬉鬧,互贈芍藥……從而形成了“芍藥定情”的上巳節保留節目。
如今,科技的進步讓現代人擁有了更多方式體驗上巳節的浪漫。墨跡天氣依托氣象大數據算法,綜合考慮當日/次日光照條件、云層、空氣質量、水汽等氣象因素,再結合日出日落時間、云層高度、能見度等要素,得出朝霞晚霞出現的概率,并標注霞光質量供作參考,幫助人們捕捉美麗霞光出現的時機,開啟浪漫的約會。
而星空預報則是依托氣象大數據算法,綜合考慮氣溫、降水、云量、天氣現象、空氣質量、能見度等影響星空觀賞的因素,同時結合月相、日出日落等其他要素,利用歷史氣候、實時觀測以及未來1小時至15天等短、中、長期天氣預報數據,建立星空預報模型,并最終評定3個星空等級制作成星空指數。墨跡天氣“星空指數”可以提供各地區五天內星空奇景的出現時間,并及時推送最佳的觀測時間,在春日雅集、曲水流觴之余,跟著星空指數賞星星也是不錯的約會項目。
三月三,鶯飛草長,繁花似錦。三月三承載了春天美好有趣的事物,到處都有不期而遇的驚喜。在三月三,上墨跡可查詢精準天氣,安排好一日的行程,體驗傳統節日的意趣。未來,墨跡天氣還將持續深耕細化氣象服務場景,給用戶帶來更高質量、更多元的氣象服務體驗,并以天氣為連接,讓更多傳統節日在現代生活中煥發生機。
下一篇:沒有下一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