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廟又稱孔廟,是中國古代用于祭祀和推廣儒家教化而興建的重要禮制性建筑。建水文廟,位于縣城建中路北側(cè),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,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。經(jīng)明清兩代50余次增修擴(kuò)建,占地面積己達(dá)114畝,其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、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,都僅次于山東孔子家鄉(xiāng)的曲阜孔廟,在全國大型文廟中名列第二,為國家級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 建水文廟建筑群座北朝南,縱深達(dá)625米,共分七進(jìn)空間,完全依照山東曲阜孔廟的風(fēng)格規(guī)制建造。第一進(jìn)空間從萬仞宮墻(紅照壁)至“太和元?dú)狻狈弧!疤驮獨(dú)狻狈皇俏膹R的單體大門,屬四柱三樓三門道木牌坊。門頭上的“太和元?dú)狻彼膫€貼金大字,是贊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萬物。次間木柵欄門的門頭板上,刻有清雍正年間重修此坊時臨安府主要軍政官員的名字,左為文職官員,右為武職官員。石砌須彌座夾桿石上雕刻有龍、獅、象,這是建水文廟不同于其它文廟的石作特色之一。“太和元?dú)狻狈缓笫倾亍K追Q“學(xué)海”,自明弘治年間拓為橢冠。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島,上建“思樂亭”,島堤間由一座三孔石橋相連。“思樂亭”亦名“釣鰲亭”,有勉勵生員奮發(fā)努力,日后功成名就,猶如釣得深海中大鰲之意。人們來到這一引導(dǎo)性空間,第一眼就可以看見“學(xué)海文瀾”和均衡對稱的牌坊群落,給人們一種襟懷開闊、如入圣殿的感覺。
日期 | 天氣現(xiàn)象 | 氣溫 | 風(fēng)向 | 風(fēng)力 | 氣壓 | 濕度 |
---|
2日周三 | 白天 | ![]() | 晴 | 高溫25℃ | 東風(fēng) | 1-2 | 837hPa | 89% |
夜間 | ![]() | 陣雨 | 低溫13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7hPa | 89% |
3日周四 | 白天 | ![]() |
多云 | 高溫22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6hPa | 95% |
夜間 | ![]() |
陣雨 | 低溫13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6hPa | 95% |
4日周五 | 白天 | ![]() |
多云 | 高溫21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8hPa | 88% |
夜間 | ![]() |
小雨 | 低溫13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8hPa | 88% |
5日周六 | 白天 | ![]() |
陣雨 | 高溫19℃ | 東風(fēng) | 1-2 | 837hPa | 91% |
夜間 | ![]() |
多云 | 低溫12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7hPa | 91% |
6日周日 | 白天 | ![]() |
多云 | 高溫21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4hPa | 94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12℃ | 東南風(fēng) | 3-4 | 834hPa | 94% |
7日周一 | 白天 | ![]() |
多云 | 高溫22℃ | 東南風(fēng) | 3-4 | 833hPa | 92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11℃ | 東南風(fēng) | 1-2 | 833hPa | 92% |
8日周二 | 白天 | ![]() |
晴 | 高溫28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3hPa | 87% |
夜間 | ![]() |
晴 | 低溫12℃ | 東風(fēng) | 3-4 | 833hPa | 87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