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8日,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主辦的首屆氣象經濟博覽會以“氣象融入新經濟 攜手共創好未來”為主題盛大啟幕。作為國內首個以“氣象經濟”為主題的博覽會,展會將匯集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低空經濟、智慧協作等前沿科技在氣象領域的應用成果,同時讓公眾近距離感受氣象科技的創新實踐。
視源股份旗下高效會議解決方案提供商MAXHUB基于超融合+AI+國產技術底座,推出三大場景化方案:氣象應急調度解決方案、AI會商研判解決方案、國產辦公解決方案,以“快、準、穩”為目標構建"部-省-市-縣-現場"多級聯動的智慧指揮體系,滿足全域協同、系統融合、智慧賦能、可信可控等高質量發展升級要求。
從氣象應急到氣象經濟
氣象協作需要“走在前面”
當前,氣象協作正經歷從災后應急向經濟賦能的戰略轉型。《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(2022—2035年)》首次將氣象定位為 “生產要素” ,要求氣象深度融入農業、能源、物流、旅游等現代產業體系,從防災減災的“成本中心”轉向產業增值的“價值引擎”。
這一轉型對協作體系提出更高要求——農業增雨作業需精準匹配云層窗口期,新能源調度依賴分鐘級預警,港口物流要求臺風路徑實時同步。“快、準、穩” 由此成為氣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:需要分鐘級響應的速度搶占經濟窗口,精準調度的能力支撐科學決策,運行穩定的系統保障數據安全,氣象服務才能真正 “走在前列”,將數據潛能轉化為產業動能。
MAXHUB基于8年協作領域的技術深耕,以超融合架構打通產業協作鏈路,通過全國產方案與AI智能引擎,構建起支撐氣象經濟“走在前列”的協作新范式,助推氣象協作邁入“快、準、穩”新階段。
“快”是搶占先機的生命線
超融合架構打通指揮鏈路“最后一公里”
氣象災害往往瞬息萬變,留給經濟系統反應的“黃金窗口期”極其短暫。一場突如其來的強對流天氣,快一步精準預警,市場就能在風暴來臨前做好應對準備。一場精準的霜凍預警,快一分鐘發布,挽回的可能是整季的收成。在分秒必爭的現代經濟中,氣象信息的傳播速度直接等同于決策的時效性,是敏捷應對、化險為夷的關鍵。
MAXHUB通過超融合架構打通指揮鏈路“最后一公里”:首先,系統強大的兼容性(支持7大視頻會議平臺及12大云會議平臺),確保了各級單位即使設備或平臺不一,也能無縫接入,實現真正的廣泛協同與多級聯動。不僅如此,當氣象變化來臨時,應急調度現場能做到無人機航拍畫面、單兵終端影像、視頻會商音視頻等多種類型終端高效接入指揮中心,實時投射至LED巨屏。指揮人員同步調取氣象云圖與路徑追蹤數據,實現"部-省-市-縣-現場"多級態勢同步感知。尤為關鍵的是,通過統一入口簡化操作流程,更支持無縫對接氣象總局"天工"系統,實現多級部門快速接入,聯動更高效。
“準”是決策優化的基石
全域精準助力“經驗決策”走向“數據決策”
在氣象經濟領域,“準”的價值在于將海量數據轉化為可執行的決策依據。這不僅要求氣象信息本身的精準預報,更在于指揮體系對信息的精準匯聚與精準調度,實現從感知到行動的閉環。
MAXHUB 氣象應急調度解決方案首先確保 “信息準”:系統高效匯聚多源音視頻,在指揮中心LED巨屏上實現全域態勢精準復現,為判斷提供真實、全面的信息基石。
更關鍵的是 “調度準”:方案支持分布式集中管理,實現指令精準觸達至每一個坐席終端,乃至遠端的戶外作業端與移動單兵設備。一位調度人員即可靈活操控眾多信號源,無需多人協作,顯著提升調度靈活性。同時支持遠程桌面協作功能,實現對下一級指揮中心業務資源實現遠程精準操作,支持對下級單位的音視頻流進行標注、標繪,實現跨域聯通、跨省協同與精準調度,整合形成“資源可視、指令精準、融合顯控、多級調度”的調度指揮平臺,避免救援力量重復投入。
“穩”是安全協作的根基
全國產能力構筑“安全防線”
經濟活動,尤其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投資和長期規劃,不僅需要可預期性和可靠性,更需要掌握核心技術命脈、筑牢安全防線的底層保障。穩定、持續、高質量的氣象服務本身,其根基就依賴于從數據采集、傳輸到處理、應用全鏈條的安全保障。
正如MAXHUB選擇以全自研MCU+國產芯片為核心,以“等保三級認證”為底線,為氣象經濟乃至更廣泛的數智化應用場景構筑起可信可控的“安全防線”。不僅如此,MAXHUB的穩還在于,遭遇設備突發故障或網絡波動時,雙機熱備技術保障10秒*內自動切換,保障業務連續性與作戰能力。針對基層網絡薄弱痛點,4K超分與低碼超清技術可在1Mbps帶寬下實現高清會商,讓偏遠縣鄉的應急指令傳遞不再受制于基礎設施限制。
AI記錄每一次研判過程
讓每次會商都有更有價值
MAXHUB將AI深度融入氣象應急指揮的會商研判全流程,充分釋放每一次會議的數據價值。
通過本地化部署的 AI 算力終端與 AI 會記系統,深度賦能會商研判。在確保氣象數據安全的前提下,多模態算法精準捕捉會議中的語音、資料共享、畫面展示等關鍵信息,實現實時記錄、實時轉譯、智能紀要生成等核心能力。這不僅極大提升了會議效率,助力氣象災害和應急指令的快速研判與高效傳達,更重要的是,AI 實現了會議內容的結構化沉淀。
每一次研判、每一次決策的過程與依據,都被 AI 系統清晰記錄、智能整理并安全存儲。這不僅為后續的效果評估提供了可追溯、可量化的依據,更讓寶貴的專家經驗和決策邏輯得以沉淀,讓每一次氣象會議的價值都得到最大化釋放。
在氣象經濟領域,“快、準、穩”不再是應急響應的口號,而是將氣象數據轉化為經濟價值的關鍵算法。當三者協同發力,就是鍛造將“天時”轉化為“地利”與“人和”的關鍵鑰匙,為發展新質生產力、建設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未來經濟注入強大的氣象動能。
未來,MAXHUB將持續深耕氣象垂直場景,推動應急調度從"被動響應"向"主動防御"進化,賦能氣象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*10秒數據來源于MAXHUB產品研發環境測試
上一篇:墨跡天氣重磅發布航空氣象SaaS新品:以氣象科技賦能行業高效運行與社會價值創造
下一篇:沒有下一篇文章